# 一些专有名词

  1. 底物流加速度(substrate feed rate)
    ‑ 指把 “营养液(底物,如葡萄糖、甘油等)” 泵送进发酵罐的瞬时体积流量
    ‑ 常见单位:L・h⁻¹ 或 mL・min⁻¹。
    ‑ 数值太小 → 菌 “挨饿”;太大 → “溢糖效应”、乙酸等副产物堆积。

  2. 底物流加温度(substrate feed temperature)
    ‑ 指补进罐内的营养液本身的温度
    ‑ 通常比罐温低 5-15 ℃(或经预热后同温),用来补偿蒸发散热抑制热应激
    ‑ 温度过低 → 罐内整体温度骤降,酶活下降;过高 → 局部过热,菌体受损。

  3. 流加效果(feeding performance)
    ‑ 一个综合指标,衡量 “补料策略对菌体生长和目标产物合成的实际贡献”。
    ‑ 可用 “单位时间内产物浓度增量 / 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” 来量化。
    ‑ 数值越高,说明 “吃同样的糖,产更多的产物”。

  4. 产物浓度(product concentration)
    ‑ 指目标代谢产物(如抗生素、酶、有机酸、重组蛋白等)在发酵液中的浓度
    ‑ 单位:g・L⁻¹ 或 U・mL⁻¹(酶活单位)。
    ‑ 是最终判断 “发酵是否处于最佳状态” 的核心指标。

  5. 菌体发酵处于最佳状态(optimal fermentation state)
    ‑ 指菌体比生长速率 μ 与产物比生成速率 qp 达到工艺设定区间,且副产物浓度低、溶氧维持可控。
    ‑ 在图上通常表现为:产物浓度曲线线性或指数上升段、OUR/DO 曲线平稳、副产物(如乙酸、乳酸)低于阈值。